「老闆,昨天客戶才跟我說他們業績做得很差,要我們考慮下半年的工作降價或減少項目,沒想到今天就已經發email來,看來他們的情況可能真的不是很好,年都過一半,別說客戶,我們這預算怎麼補啊?怎麼辦?」我的同事 Bob 還來不及坐下來,就霹靂啪啦講了一堆⋯⋯
「你先坐下來吧!到底發生什麼事?」我拿了瓶水給他。「客戶之前有一個案子交給另外一間代理商做,但是那個產品上市做得很差,導致客戶整年的業績距離目標還差了一大截。所以他們公司總經理就下令,所有的費用能縮就縮,既然已經保不了上面的收入,就一定要保下面的獲利⋯⋯」。我終於聽懂了,「那你的建議呢?怎麼幫客戶?」, 「我也沒辦法啊,莫名其妙的池魚之殃,我們自己的窟窿還不知道有多大呢?」 他臉已經扭成一團。
「所以你是來找我做動腦會議,替你想方法?還是找我開決策會議,我們一起訂方向?」我定定的盯著他驚恐的眼神。帶著問題來動腦,還是帶著想法來定決策,決定了你是哪一個層級的人,是專業經理?還是只是掛著高階的經理?
有些高階經理就是能夠講出一大堆的道理,每個事情都有他的觀點跟道理,講得頭頭是道,但人家不見得聽得懂,更可怕的是講了半天,有一堆觀點卻了無重點⋯⋯;但「專業經理人」是再複雜的事,都能夠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,講的清楚,還能給老闆更多的想像以及更多的選擇,而不是問老闆要什麼?或者已經預想了老闆可能有的問題及他/她的觀察,給對方幾個角度綜合下的個人建議,這才是所謂的「專業」。
現在台灣市道不是很好,客戶業績可能無法如預期,那我們是應該事先就做預估呢?還是事後再來做補救?在這裡面「時間」的元素非常重要,而你的觀點與焦點,跟你的心態也扮演了一個角色,專業經理人的最重要的心態一定是要「先天下之憂而憂」。在客戶業績好的時候,我們就要先思考有什麼會危及到客戶的生意?有些項目給別家代理商做時,更要提早思考不管別家代理商幫客戶的生意做的好、或做不好,我們都一定會被影響,千萬不要見獵心喜,一定要記住——客戶的生意才是我們最最最重要的事。
高階經理人一定要能夠預見問題,或碰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冷靜的去面對問題,然後還能夠想出創意的解決方案。有些白目的高階經理人還會在老闆提出問題後說這個沒有用,我已經想過了,廢話,那為什麼不事先講出來呢?
而「專業經理人」就是更進一步當人家的墊腳石。要溝通之前,把你的想法先提出來,用最直白的方法讓老闆先了解全局,然後提出你的幾個建議讓老闆做最後定奪。這樣的專業經理人做最高領導人應該是指日可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