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⋯⋯我一定要確保他們會走我的路線⋯⋯!」那天進行一個重要客戶的作業檢討,業務副總突然冒出這句話,口氣如此堅定,並斬釘截鐵,著實嚇我一跳。
「我沒聽清楚,你的意思是⋯⋯?」
「就是要他們紮紮實實按照我的作業方式與步驟去執行,確保作業不會出任何問題!」 他揚起頭,意氣風發的說著, 當下我終於理解為什麼他永遠忙到死、念到爆,但工作表現就是停滯不前,版圖一直難以擴大⋯⋯。
我想起17年前剛進公司時,要求所有業務人員一到公司,必須先打電話給客戶,主動報告工作進度,2天內給客戶會議追蹤記錄,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我的分身,確保我的意志與專業能被延伸;天天拉著同仁的手,期待寫出和我一樣的字,看起來很厲害,卻讓我自己勞累不已,同仁也怨聲載道,我不知道這麼做最終只是讓自己心安,卻無助於同仁與團隊的養成和成長。
幾年後,我終於悟到自己好心辦壞事,我應該給方向,可以提供看法和建議,但千萬不要給樣板來限制大家發展,更不該期待在公司看到一堆像自己的複製人。其實,這世界早就不一樣了,到目的地的方法百百種,限制單一走法只會讓團隊或公司停在我眼睛看的到,手腳可觸及之處,這麼一來團隊的盡頭就在前方,無法透過各個同仁累積的量變來帶給公司和團隊新的質變。
這幾年,我特別從年輕同仁身上學到什麼是數位思維,這些行動原生族的思考模式,作業風格都讓我常常再開一扇窗。以前過去做過的經驗都是資產,現在要有不同的變化才能讓人耳目一新。其實,你可以讓年輕的一代走出他們自己的路,而不是讓他們走出一條你自己走過的路。走的再多、再漂亮,也是你形成的獨木橋,能長到哪裡去?何況未來是這麼不可測,為什麼你這麼堅持你的路才是對的呢?
當你退後一步觀察他們時會發現,原來他們走出來的那條路是如此多樣的、有趣的,或是多麼不同!或者搞了半天,那條才是真正的正確的路!我們有時候都忘了給年輕後輩機會,讓他們去嘗試,反而是天天攙扶他們,想要他們照著我們的方法去做,可是不曉得時代已經變了,但是我們的腦袋卻沒有變。
道可道,非常道,站到旁邊去,站到後面去吧!把戰場、舞台給年輕的同仁,給他們資源,並且讓他們知道到達目的地的意義,剩下的,讓他們自己用他們不同的風格、想像力、速度,去形成那條路。你只要告訴他們原則,清楚並遵循外面世界的比賽規則,而不是限制他們要用什麼樣的步伐?或什麼樣的做法?照著你的方式走一條你要的路,在新的世界裡,你那條路可能到最後是一條死路啊⋯⋯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