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台灣有信心?

「瑪格麗特,你怎麼看啊?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出國,出國年齡越來越低也就算了,怪的是大部分都是亞洲化,也不是去歐洲、美國等等之類的。看起來年輕人對我們台灣好像不太有信心?你覺得是怎麼樣?我們要怎麼樣去燃起這些年輕人對台灣的信心?」

看了我的高階的朋友,這麼憂心忡忡,我可以理解,不管是他家裡的小孩,或者是最近這樣的趨勢,可是,我還是不懂大家為什麼這麼擔心呢?

出走就是對台灣沒有信心嗎?人在台灣,對台灣就有信心嗎?他可能所有錢都存國外呢?更何況,4、50年前大家還不是都是去美國、英國。那為什麼那時候不會覺得大家對台灣沒有信心呢?

信心從來就不是喊出來的,信心從來就是在一個願景(也可以說是一個夢想)下被燃起,這個願景或夢想可以是領導人或當事人描繪出來,也可以是當事人自己一步一腳印走出來。

我覺得什麼叫沒信心呢?一個是「怎麼樣才叫做沒信心?」,第二個是「對什麼事情沒信心?」。如果說你把錢都存到國外去,或去辦其他國籍,那就可能表示你對台灣沒有信心;可是,如果他只是出去念書,或者是去國外工作,不管說他拿的薪水是比這邊好或者是不好,至少他願意工作,願意體驗,我覺得對他個人的人生都是好的。因為那些挑戰都會成為未來他人生成長的養份。所以我覺得年輕人只要他願意做,不管他去哪裡,我覺得都是好的,也表示他對自己有期許、有夢想,所以他才敢往外闖,不像我1996去香港,不到一年就跑回來了。

所以我對現在年輕人,年紀越輕越敢往外面去跑,不管他去哪個國家,不好意思,可能因為我書讀得不多,但我覺得我都很敬佩他們,我覺得對他們人生歷程而言,這都是個好事。

有些人總是嫌現在年輕人只要小確幸,對自己沒信心,我卻認為只要懷抱著夢想,想要成長的企圖,又願意努力拼命的人,都會構成台灣的生命力。信心是在每個努力的人,堅毅的往前走的人中一步一步累積出來的,這些對自己有信心的人越多,台灣成長就越可預期,毫無懸念一定會更好。

至於說要讓年輕人對台灣燃起信心,歹勢,我覺得那是我們這些擁有資源的人的責任,我們如何提供願景,提供想像力,更重要的是提供資源,讓年輕人對台灣有個期待。不管他今天在台灣打拼,或出國留學,甚至在國外工作,都對台灣有情,知道台灣永遠是他們的根。

我寧願年輕人是「對台灣有愛」,對「自己有信心」,不管是把台灣,或把全世界當成舞台,都能讓台灣因為他們而更好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