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執行長您要好好保重您的身體,身體是一,後面財富、事業、愛情等等都是零啦,」復健師貼心,更專業的提醒我⋯⋯,一向活蹦亂跳,精力十足的我,虛弱的點點頭。
我熱愛工作,享受上班的高度壓力與成長,一天工作十五小時是常態,一年飛個二十趟更讓我興奮不已,時差或身體稍微有點不舒服,在我進辦公室後一忙就自動消失,睡覺超過六小時就覺得很罪惡(因為我相信反正死了以後就可以睡很久),我總是認為頭過身就過,意志撐得住,身體都會配合,因為我根深柢固的認為:身體是「我」的。
我錯了,「身體屬於我,但卻不等於我,」也就是說我們彼此有控制權,但這個控制是各有個可以控制的地方,也各有各不能控制的部分。
身體是你這一生第一個碰到的對象,跟你是最親密的,但你們彼此也不見得有這麼熟悉和了解,因為絕對的親密,不代表絕對的了解;絕對的了解,也不代表絕對的配合。我們從不把「身體」當成獨立個體,而當我們不把身體當成獨立個體時,就不會給「身體」應有的尊重、應有的時間與配合,而當身體發出不舒服的訊號時,我們就吞顆藥,看一下醫生,或按個摩,隨隨便便打發,就覺得已經回應了身體的需要。
身體可以在短期內忍受你給「他」的折磨,不等於長期能接受你對「他」的對待;身體過得不好,最親密的你也不想了解他,還繼續折磨他,從他的角度,他實在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繼續快樂,健康的和你一起共度這個人生。(想想你重視的人離開你的情境,相信你也常常不解,我已經給他我認為的最好,為什麼他還不開心,甚至離開呢?)所以當你長期不聽身體給你的訊息時,他唯一能做的就是「自殘」。
身體結構複雜,但心態單純,除了你要把他當成獨立的個體,最重要的是要把他當成是你最重視的對象,如果是家人,他就是你家人中最重要的家人;如果是客戶,他就是你客戶中最重要的客戶。你怎麼對待客戶,你就怎麼樣對待他,除了給他時間、空間,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習慣模式,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裡面,給予全然的注意力,全然的聆聽、溝通與完全的尊重。
我對「身體」認錯,從現在起,我多了 一個人生夥伴「身體」。我的夢想、財富、事業、朋友,其實都是一,身體是N次方,而我的人生就是這些夢想、朋友、事業等的加總,乘以我身體狀況(身體是N次方,可能是正N,也可能是負N,端看個人感受),就是我之後最真實的幸福感指數☺
原文刊載於商業周刊1560期2017.10
整理◎李盈穎